从陈桥到崖山_边疆烽火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边疆烽火篇 (第7/7页)

斌。此时大雨倾盆而下。辽军露出了致命的破绽——他们的弓弦!

    一个问题一直没答案,原始人类分布在世界各角落,根本没法相互沟通,但为什么他们都会使用弓箭呢?是谁统一教给他们的?还是同一物种智力差不多,所以创造力也就差不多?这先不去想。我要说的是,弓箭原材料在世界各地是各不相同的,尤其弓弦。游牧民族用牛筋、皮革之类。而农耕民族没那么多牲畜,就要用蚕丝、麻线等材料。这就是巨大区别。像契丹人这时用的皮革类弓弦,遇到雨水就会失去弹性,等于一张没弦的废弓!

    风水轮流转,当年君子馆之战,宋军的弓弦在天寒地冻中失效,结果全军覆没。这时天赐良机,辽军前锋被张斌彻底击溃,向北逃蹿。张斌紧追不舍,于是就撞上了后面的辽军主力…宋军定州大阵的主帅王显却没能及时追上他。张斌当机立断:撤军!这时宋军全是骑兵,一路疾驰,在辽军合围前安全撤回遂城。

    辽军主力紧跟着就追了上来,于是他们碰上了老熟人二杨——杨延昭、杨嗣。这次二杨选择出城与辽军野战。从本质上看,这是宋军先锋在对抗辽军主力,于是他们败了,但二杨依旧奋战。杨六郎差点就变成了他父亲,只要姓杨的出战,就没有后援…不过还好,这次在二杨快要崩溃前,宋军援军终于到了。这是李继宣与秦翰的部队,依旧不是定州大阵的主力。但此前二杨的苦苦缠斗终于显出了效果,李继宣和秦翰的生力军一投入战场,辽军便支撑不住了…

    28日,辽主以大雨泥泞,下令班师。11月9日,王显奏捷。(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