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六十一章 拳头说话 (第4/8页)
组织了两百多架轰炸机以前老式的,非可携带反舰导弹新式的、两百多架护航战斗机、攻击机一同编组,对咯山防守阵地动了一次轰炸。 这次的轰炸规模上并不如其他地区的轰炸,在数量上也不如德国人的轰炸机,可轰炸的质量和震撼力却远远过了德国人的任何一次轰炸。 在后世的记载中,中国人的轰炸机在个头上就比德国人的绝大多数轰炸机要壮实,粗壮的身板不仅能有着更好的抗打击力,同时机腹中装的蛋蛋也要比德国轰炸机要来的多。一架轰炸机一次投放的弹药总重也许就是德国轰炸机两、三架投弹的总和不仅如此,这次轰炸所使用的炸弹和德国人用的炸弹也不同;德国人在战争初期能用上军用的刚,烈性炸药做爆炸物,但战争打到这个时候,化工厂的生产产量已经远远跟不上军队的消耗量,故此德国人不得不用其他炸药来代替,民用的硝锁炸药,甚至是改良过后的传统黑火药都派上了用场。士兵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连身上携带小小的手榴弹,也从原来的药变成了黑火药导致爆炸威力降低不少, 但是中国人却仍旧能使用上比。还要猛烈的爆炸品当制式炸药来使用。再加上轰炸机携带的弹药量,, 剧烈的爆炸效果让很多苏联幸存者一生无法忘记,中国人的炸弹一炸下来就是级一大片,在爆炸的范围内,原本被苏德交战双方弄得残垣断瓦的废墟直接被洗成备粉,那些碎小的砖瓦石块在冲击波的裹挟下比子弹还要密集还要威猛的度到处飞舞着;强劲的冲击波不仅造成外围伤亡者的各种外伤,躲在地下室里的苏军士兵很多都被地表上的冲击波震伤了内脏,一些躺着接触地面的伤员甚至直接在这样震动下崩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