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第三百四十六章 漂亮和丑陋,最终成果,终于哭出来的丁志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六章 漂亮和丑陋,最终成果,终于哭出来的丁志强! (第3/8页)

度。之前最开始做研究的时候,他直接找了丁志强,就是因为丁志强总是能有一些出息的想法。

    这对于研究来说是非常珍贵的。

    不管是任何领域的研究,常规的思路想法大多一文不值。

    这也是年纪大的学者难有创新的重要原因,年纪大的学者吸收了太多带有「正确标签的知识内容,每

    当遇到什么问题的时候,他们都能够想到标记为「正确」的内容。

    这样一来,其他想法就下意识的被认为不正确。最简单的,1+1等于2。

    所有人都知道'1+1等于2','1+1等于2'就是带有'正确'标签的内容,怀疑'1+1等于2'或许会被认为智商有问题。

    很多领域的知识在深入几个层次,也有很多带有'正确'标签的内容,或者是'正确'标签的方法,甚至是带有'正确'标签的思考方式。

    大量的「正确'也就会让学者思维固化,很难破开正确'的迷障,真正研究出新颖的内容。数学,更是如此。

    绝大部分优秀的数学家,取得人生最巅峰的成果,都是在40岁以前,正因为如此,菲尔兹奖的获奖年龄,才会值颁发给40岁及以下的数学家。

    王浩距离40岁还很远,但因为做过很多的研究,脑子里有海量的知识,他感觉自己的思维,有时候也会被'正确'所固化,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迟迟都不能找到方向。

    当然,其实也是正常的。

    前沿性的研究都是如此,有时候,一个问题会卡上几年时间。

    但不管怎么说,「出奇的思路'都是非常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