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第三百一十三章 王院士,不是我们能想象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三章 王院士,不是我们能想象的! (第6/7页)

也足够吸引人了。

    航空工业集团对于王浩的研究,自然是百分百支持的态度。

    反重力叠加力场的研究和他们无关,但牵扯到合金材料就一样了,花费再多也要派出团队支持。

    ……

    史桂芳、娄建平等人,已经回到了西京交通大学的金属实验室。

    他们带回去的是会议总结,也就是王浩的一些建议,金属实验室也根据建议,在特种钢改进流程中,增加了几个制造工序。

    一系列的实验花费了有半个月时间,但最终效果不算太理想,但数据还是继续有了降低。

    在会议上,万益明拿着详细的报告,认真总结说,「过去的半个月时间,我们连续进行了几次实验,所制造出来的特种钢含氧量都在4pp右,最低数据是3.98pp最高则是4.13。」

    「通过几次实验,我们大致能确定增加的几种工序,可以把钢材含氧量再继续降低0.4-0.7pp右。」

    「效果还是有的,只不过……」

    万益明说着还是摇摇头,「增加工序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成本,比原来增加了四倍甚至更高,有点得不偿失。」

    他是站在武钢的角度上做总结的。

    如果只是站在科研的角度上,只要能够降低钢材的含氧量,就肯定会是研究成果,但站在武钢的角度上,情况就不一样了。

    武钢是正常经营的公司,制造出来的产品是要到市场上售卖的。

    当一种技术让产品性能提升很小,却让制造成本增加好几倍,显然是非常得不偿失的。

    彭辉听罢点点头,说道,「就这样吧,把最近的研究也记录下来,这也能算更进一步的成果了。」

    「准备打报告吧。」

    「我们的研究已经结束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