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二章 超导会议,湮灭理论被否定!? (第8/11页)
被砸了,一些项目被卡资金是很正常的事情。 虽然他们依旧是超导领域凝态物理的专家,但感觉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受关注程度都大大降低。 这让他们感到很不满。 另外,他们也和汪承林有类似的想法。 超导理论机制的研究,可以向前追溯一百年时间,期间单单是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超导研究就有五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学者则有十个。 如此多的重量级研究,已经形成基础逻辑的研究学科,就因为王浩的半拓扑研究,整体地位就大大的下降。 难道超导领域凝态物理相关的研究就变得没有意义了吗? 王浩当然不会去回答这个问题,面对一大堆不太友好的眼神,他只是很淡然的上台做了报告。 他的报告是元素组成与微观形态几何构造之间的关系,是从数学角度出发开始论证的。 报告内容大部分都是分析和计算,是以单元素半拓扑形态的王氏几何为基础,结合一部分湮灭理论的数学构造,最终论证了微观几何形态和元素组成之间的关系。 从开始做讲解一直到结束,用时在一个半小时左右。 因为牵扯大部分都是定义和构造,并没有太复杂的逻辑过程,相对还是能够理解的。 实际上,难理解的部分还是在其他人的研究上。 包括复杂几何的理论梳理、半拓扑和拓扑之间的关联,也包括高维节点几何图形的反复合,牵扯到三个学科的内容,都是非常高深的研究。 王浩所做的报告反倒是最简单的,大部分都是定义和计算内容。 定义,自然是不用去理解的。 这些定义是否正确,关系到成果是否正确,只要用实验证明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