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第二百五十一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明明也想到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一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明明也想到了! (第2/8页)

验总结原因,就只能在现有的微观体系,进行一些猜想式的论证,而猜想式的论证往往是无法证明的。

    比如,弦理论。

    弦理论是无法证明的但弦理论的数学体系帮助解释了暗物质、反物质、大爆炸,甚至参与了宇称不守恒的数学论证。

    这些量子物理的奇点问题,弦理论都进行正面的数学描述。

    不管弦理论的描述正确与否,但最少它做到了进行正面描述,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苹果能掉在地上,牛顿最初的简单描述是大地具有吸引力。

    当时准确与否并不清楚,但大地具有吸引力,解释了苹果会掉落到地上,而不是向天空飞的原因。

    其他人都无法针对这个问题做解释,自然只能暂时使用“大地具有吸引力”的说法。

    现在的量子物理奇点问题和湮灭力之间的关系,就是希望能对于湮灭力在奇点问题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理论研究”,也就是希望利用湮灭力,来描述奇点存在的数学逻辑。

    有关湮灭力的数学逻辑描述,穿插一些其他理论的数学逻辑,自然也没什么问题,但穿插的太多就不一样了。

    假如底层的描述都引用弦理论的数学逻辑,就等同于是把弦理论的内容进行简单的修改。

    这有什么意义?

    用弦理论数学逻辑所描述的湮灭理论,它依旧是弦理论,类似的研究多起来以后,湮灭理论就会成为弦理论的一部分。

    这就是学术渗透的可怕性。

    王浩可不希望自己研究的湮灭理论成为弦理论的一部分,但他要反驳保罗菲尔—琼斯,就必须在奇点问题上,有一定的成果,其基础就是针对奇点问题,对湮灭理论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