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17章 城市拼抢一 (第3/4页)
就是我作为经济中心,商业中心,科技中心,高新产业中心,而你们则是要作为支撑这些中心的外围产业链,围绕着我转。 然而它下面的这一群小老弟们,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根本就不鸟明老大这一套,都提出来要做区域经济中心,商业中心,科技中心,高新产业中心的宏伟口号,和明老大硬钢。 而且这几年苏锡常包括临安的经济都是高速发展,最直接的数字是95年姑苏的gdp是903亿,梁溪755亿,常州369亿,临安762亿,明珠2518亿。 到了去年,则是变成了1358亿,1138亿,539亿,1225亿,4035亿。 虽然双方的比例并没有明显拉出差距,可正是说明了明珠在带头往前跑,它身边的一群小弟哪一个也没闲着。 明珠有着诸多的位置优势,政策优势,人文底蕴优势,经济和工业科技高校优势,—— 按照正常的理解,应该是能够从周边进行大量的吸筹,不断加大和周边城市的经济差距,让下面的小老弟们乖乖听话的当配件工。 有一句比较狠一点的话说的是大树下面寸草不生,环顾国内外很多的特大型城市,都有这一典型的现象。 比如一家世界性的大公司要在某个区域建一个研发中心,或者亚太区总部,或者建厂,环渤海肯定是权衡京津,中原腹地基本就是郑市,西北方向是咸阳,长江中游是江城,—— 却不会选择江城旁边的黄冈孝感咸宁,郑市旁边的汴梁洛邑牧野,咸阳旁边的铜川渭南商洛宝鸡。 然而这一情况在长三角却并没有出现,反而出现了大树下面欣欣向荣这一反常理现象。 一家大型国际公司,也许会选择明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