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军制 (第4/4页)
诸军实际所需进行分配。” 其实大明现有管控军队的体制,有不少是能通过完善、修订,来直接充当大明的军制框架。 崇祯皇帝只需在此基础之上,增设一部分新的衙署,调整和理清相应职权,确保该套军制能趋于完善。 大明都司体系,是大明新军制的基础,以后在省、府、州、县、乡筹建起各级衙署,确保落实所领各项职权。 五军都督府,是大明新军制的梁柱,以后明确战区、军区、军分区等各级军队建制,统辖不同等级的野战军和驻防军,围绕打仗和准备打仗,逐步促成大明军队的蜕变。 针对上述这些调整和部署,崇祯皇帝还明确诸多新衙署,考虑到现阶段的局势,并没有向王在晋、黄立极他们讲明。 毕竟谋改大明军制,是件极为繁琐的事情,特别是大明文官群体死盯着这一块,一下暴露出太多,会引起强烈的反对声。 就现有能亮出的新军制,王在晋、黄立极他们提出不少问题,而崇祯皇帝同样也一一做出解答。 比如粮饷、建制、晋升、监察、授赏等诸多事宜,毕竟真要这般调整的话,那必然牵扯到一项核心所在,即是否会造成藩镇割据、拥兵自重的事情出现,不过对崇祯皇帝而言,岂会让这些事情发生。 崇祯皇帝提出军制谋改,是想让大明拥有能打仗的军队,而不是自寻死路,让大明变得更混乱。 (本章完)仗剑至天涯的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