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七章 募工(1) (第3/4页)
使司,若是知晓这一募工情况,是否会大批涌进上述三地? 况且各地的官田,都是有数的,倘若用作安置流民所用,那有损的会是国库赋税啊。” 崇祯皇帝眉头紧皱起来,对韩爌这般激动的反应,他多少是能猜出一些的。 无非就是不想掏银子,这是主要的。 其次是这件事情闹得动静太大。 再者若真的这般做了,恐赈灾行署的底蕴会越来越强,到时大明各地,都将逐步明确此制。 对于赈灾公署的特设,各地行署的分立,其实朝中不少文官是反对和批驳的,尤其是户部这边。 崇祯皇帝所构建的赈灾体制,下辖的一众吏员群体,都是继而如仇的年轻生员和读书人,对这等贪赃枉法之事,他们是极度憎恨的。 此前大明地方出现灾情,要朝廷进行粮饷调拨,以确保地方赈灾,原本是户部直接负责,这其中可是有不少油水的。 而这一批批赈灾粮饷,从京城调拨到地方上去,还会经历层层的盘剥,真正到了灾情地区后,能有三四成用到赈灾上,那都算烧高香了。 可现在朝堂一个赈灾公署,地方一个赈灾行署,实现了无缝对接,叫很多人都插不进去手,那无疑断了很多人的财路。 毕自严是户部尚书不假,能确保自身的清廉,但是户部所辖清吏司何其多,所辖官员何其多,这其中有多少想捞油水的,根本就查验不过来。 “那依着韩卿的意思来说,朕是不是能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