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一章 火耗归公 (第2/4页)
地方官员,尤其是底层吏员,当做中饱私囊、压榨百姓的工具,此事必须要杜绝。 三大饷以后不再摊派了,就算朝廷再难,也不能继续摊派了。 从朝廷层面减轻百姓负担,纵使当前不能全面杜绝苛捐杂税,但是日子最起码会好过一些。 火耗归公,所触及到的既得利益,终究是地方官员和吏员,并未过多牵扯到地方士绅、大小地主等群体,期间就算遭遇掣肘和阻挠,但是范畴终究是有限的。” 治国如烹小鲜。 想要治理好这个大明,首先要分清楚主次矛盾,尽管摆在崇祯皇帝的面前,主次矛盾有很多。 但在抽丝剥茧之下,还是能分出轻重缓急。 把推行某项新政,会形成怎样的风潮,都逐一的想好,并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构想,崇祯皇帝觉得一些新政,是能及时推行下去的。 “臣拜见陛下。” “毕卿来了。” 见毕自严过来,崇祯皇帝露出笑意,伸手道:“毕卿不愧是我大明财相,入阁以来,执掌户部,所明确的那些措施,的确缓解了国库窘境啊。” 毕自严闻言,微微欠身道:“都是陛下英明神武,臣所做的那些不足挂齿。” 对天子所讲的这些话,毕自严是有些脸红的,现阶段大明国库窘境缓解,并非他所命的那些措施,起到应有的成效。 调整和改变户部的赋役制度,就算是想要见到成效,是需要时间的沉淀的,可现阶段对大明来讲,最缺的就是时间。 但是另一方面来讲,大明的赋役制度,不能cao之过急。 毕竟中央朝廷明确的措施,想传递到地方整顿,并且有效落实下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