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政建设(2) (第2/4页)
好,远比在战场上死多少将士,以取得相应战局的胜利,要来的实际多了。 “另外派人去西山一趟,朕允准武备院,想在房山一带筹建军工产业的谋划。”崇祯皇帝伸手说道。 “不过牵扯到安全、保密等层面的事情,要严格参考西山的模式,不准有丝毫泄露的可能。 特别是新型枪炮产业线,此乃大明的最高机密,涉及到今后谋划的大战役,要是敢泄露出去丝毫,不管牵扯到谁,夷三族!” “奴婢遵旨。” 王承恩再度拜道。 作为大明的皇帝,倘若能有效摆脱‘支配财权配比’的束缚,那就能调集一切能调动的资源,来投身到某一领域的发展,这是在大明治下,任何人都不具备的特权,这也是天子所捧大义。 靠着过去所沉淀的牢固基础,使得崇祯皇帝不必为银子发愁,这也让一些涉及到国防安全的领域,崇祯皇帝可谓占尽了优势。 看着王承恩离去的背影,崇祯皇帝脸上露出些许笑意,和当初被动的境遇相比,现在他占据的主动优势太明显了。 特别是近期朝堂的变动,朝堂所生风波,丝毫都没影响到大明的运转,这也让他更坚定的走原始工业化道路。 “皇爷,工部尚书、总督河道南居益求见。”司礼监秉笔太监曹化淳,匆匆走进殿内,神情恭敬的作揖行礼道。….“宣。” 崇祯皇帝言简意赅道。 河政治理,是大明必须要直面的问题,不管是稳定地方,亦或是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