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二章 整顿币制(2) (第2/4页)
怕铸造成本不低,且所用应是足色金银吧,这难免会叫一些不法之辈,偷偷熔铸金银足料。” “金银的质地普遍较软,不过我等所拿这些金银制钱,硬度不错,应是里面掺杂有其他东西。” 毕自严、韩爌、温体仁、周延儒、徐光启这些人,看着眼前这批新制钱,注意都集中在金银制钱上。 毕竟铜制钱的规格和分量,跟原有的通宝制钱相差不多,唯一有区别的,就是质量更好了。 听着眼前这些人所讲,崇祯皇帝脸上露出笑容,抛开其他的不谈,眼前这些人,都是知晓制钱对朝廷的重要性。 现在他们不清楚的是,这批新制钱的制造工艺,含金银铜料的份额,以及朝廷要怎样流通这批新制钱。 说来大明所处境遇很尴尬,一方面流通的现银不足,一方面窖藏的银子很多,受战争、叛乱、灾情、吏治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常常会出现现银短缺的境遇,继而诱发出一系列涉及财政、金融等连锁反应。 想要有效去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提升民间对朝廷的信心,明确统一的币制体系,加快民间发展建设的力度,有效整顿大明官场吏治,维系一个稳定的秩序格局……….崇祯皇帝一直都在做这些事情,唯独统一的币制体系,直到武备院这边,涉及铸币的工艺有所突破,才算能拿出来去做了。 这也是当初崇祯皇帝,为何要先设汇通票号,不直接从朝廷层面着手,有效整顿钱法的根本原因。 没有统一的币制体系,就妄图谋改钱法诸事,所造成的影响和破坏,对大明来讲实在太大了。 大明折腾不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