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七章 君臣奏对(1) (第3/4页)
乾纲独断,实则是京畿卫戍到了必改的地步。 吃空饷,喝兵血,徇私舞弊等诸多弊政,军机处这边也掌握不少吧。 朕先前算过一笔账,仅是拱卫京畿的各处粮饷开支啊,就超四百万两银子,其中山海关占了大头,宣府镇、昌平、蓟州镇等要镇,占的亦不少。 朝廷拿出这般多的粮饷,还有稳固的长城防线,为何到头来,外敌来入侵进来了,却没能守好,守牢呢? 问题究竟出现在什么地方? 这是朕一直在思索的事情。 渐渐的朕想明白了,就出在职权不清,驻防混乱,人人存有侥幸心理上面,没有明确的权责厘清,就会形成推诿之事。” 调整京畿的卫戍体系,除了实控军权、整顿武备、重练强军之外,崇祯皇帝就是想明确规矩。 该是谁做的事情,就必须要做好。 在其位,必谋其政。 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可真正做起来,却是很难的,尤其是大明从万历朝后期,到泰昌朝,到天启朝,所经历的漫长混乱秩序,叫大明的人心散掉了。 “陛下英明。” 李邦华赞同的点头说道:“臣先前也想过这些,不过没有陛下所想的透彻,今日听陛下所讲,心里的困惑算是彻底解开了。” “那卿家就继续说。” 崇祯皇帝微笑着说道。 “臣…其二,军机处增补大臣,其实对国朝平叛事,是有着诸多好处的。” 李邦华踌躇刹那,组织下语言,继续说道:“自军机处创设以来,在经历初期的短暂混乱,时下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