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五章 国运 (第2/4页)
单一的推动军事改革,不接受战场的洗礼,就算既定的军改能够落实,也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对于崇祯皇帝而言,一个辽地,一个朝鲜,就是大明新军的磨砺之地,既然有人兜底军事开支,那他就不会浪费宝贵契机。 榨干辽地区域的一应势力。 榨干朝鲜地区的战争潜力。 这就是崇祯皇帝一直在做的事情。 区域战争和冲突,如果能把握好方向,非但不会出现穷兵黩武的事情,相反还能有效刺激大明发展。 “陛下,从刘兴祚所统东江军,开始进驻仁川,朝鲜王室就不再向军机处,呈递相应的奏疏。” 杨嗣昌想了想,上前作揖道:“涉及到购进各项军需的事宜,到现在也没有新的动作,臣担心朝鲜王室……” “此事不必考虑。” 崇祯皇帝摆手打断道:“有金铉他们在朝鲜前线,朕相信这些事情,他们是能够有效处理的。 朝鲜现在的局势,应该是很复杂的,国朝相隔朝鲜太远,既然朕将这些决策权,交由金铉他们执掌,就该相信他们的决断。 不想购进各项军需,可以啊,朕从来没有逼迫着他们购买,聊聊辽东的事情吧,此事军机处不必过多理会。” 朝鲜素有小中华之称,其疆域下的政治、文化等层面,可以说是大明的翻版,这也使得崇祯皇帝的心里,想要真正拿下这块疆域。 ….就算当前的大明,还不足以有效统治这片区域,不过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