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章 官办诸厂(2) (第2/5页)
还算不错。 不过那批官办诸厂,是官府百分百控制着的。 你们所筹建的官办诸厂,性质跟他们多少还不一样,应当算作合资建厂。 川海总会作为皇店演变发展起来的,那代表的就是朕,就是内廷,所以你们肩上的担子很重。 皇庄所筹办起来的诸厂,是不可能转隶到川海总会名下的,因此你们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包括其中的份额怎样明确,此后的发展规划怎样,如何壮大产业链,都必须要逐一的明确下来,不要给朕建一批烂厂出现。” 当初崇祯皇帝筹建内帑经济体,想不断提升生产力,渐渐的就发现一个问题,过于单一的模式,不能有效的整体提升生产力。 唯有叫更多群体参与进来,才能让大明的生产力,稳步向前的发展,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产业链。 相较于英吉利这帮欧罗巴各国,所走的血腥扩张路线,其实大明有着很多优势的。 首先治下所控疆域辽阔,其次有健全的统治体制,再者土地兼并很严重,导致治下有大批破产群体。 恰恰是最后一条,坚定了崇祯皇帝要走这条路。 大明处在小冰河时期下,就会导致很多百姓失去土地,如果说奉行原来的老路,那必然是各种麻烦和矛盾。 可如果说走原始工业化进程,只要逐步调整政策和框架,就能叫这些转化成优势,逆向推动大明的自我革新。 这不是一条简单就能实现的大道,可这却是摆在崇祯皇帝面前,唯一能走得通,走的下去的大道。 “陛下,臣有一个疑问。” 章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