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_第826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26章 (第2/3页)

努尔哈赤时,叫……”

    听着金铉所讲的这些,崇祯皇帝的心里生出感慨,与建虏的交战和对峙,永远绕不过去的就是萨尔浒惨败。

    就是从这一战算起,大明在辽地的处境,开始变得愈发被动,这背后掺杂的因素有很多。

    一个党争。

    一个腐败。

    就这么两件事情,导致大明在辽东这一区域内,接连不断的出现战略失误,继而损失一批批精锐之师,战死大批能战将校。

    贺世贤、童仲揆、戚金、秦邦屏……

    数不清的大明武将,不是被坑死了,就是被害死了,这导致大明的军队脊梁,被一次次的打断。

    一个辽沈之战。

    一个广宁之战。

    就因为朝堂党争的影响,对辽地的战略失误,加之东林党人的咄咄逼人,甚至也要算上齐楚浙党等派,使得大明错失一次又一次的机会,继而叫建虏不断势起,天启朝时期的建虏八旗,崇祯朝时期的建虏八旗,就是被这样一次次养肥的。

    当然建虏固然可恨,可是有一个不争的事实,人家的确抓住一次次能壮大自身的机会。

    在这场双方较量和博弈的格调下,大明受内部不稳的影响,导致建虏逐步变强,直到彻底在辽东站稳脚跟。

    “卿家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有些地方没有想到。”

    崇祯皇帝收敛心神,看向金铉说道:“大明需要朝鲜,不过需要的,不是一个表面臣服的藩属,而是一个能给大明补充血液的朝鲜。

    卿家其实也不难看出,朕在辽东的种种谋划和部署,其实是在磨砺戍辽各军,以此培养出大批精锐,甚至是能征善战的猛将悍将。

    包括军火贸易、军备竞赛等等,这都是在给大明回血,毕竟在过去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