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董卓大传_第三十八章 金融准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 金融准备 (第3/6页)

年间,每枚重四克,铜铅比例为铜七铅三,价值五文,千文为一贯,取代盗铸严重的三铢钱,有效推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伴随着西汉度过发展的黄金时期。王莽篡政后,铸造大泉五十,同样重量的钱币却值五十文,借此掠夺民间财富,造成民间物价飞涨,物贵钱贱,钱币的购买力急速下降,民众无法生存,相继放弃生产,流亡他乡。东汉复辟后,光武帝刘秀虽然重铸五铢钱,但五铢钱名誉已坏,民间多用布、帛、粟等生活必需品以物易物,好不容易等五铢钱重塑威信的时候,倒霉的西汉百姓又遇上汉代最吝啬的皇帝汉灵帝,大肆聚敛天下钱财,藏于宫室,穿钱的绳子都腐烂都舍不得拿出来救济百姓、发展经济,造成民间再无钱币流通,只得又走上以物易物的老路。但兴汉老百姓倒霉的还在后面,汉灵帝一死,原来的董老大进京,董老大比汉灵帝还狠,拆毁十二铜人铸造七八亿枚小钱,每枚仅重不到一克,在摇摇欲坠的五铢钱制度上重重补上最后一刀,从此通货膨胀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挑上一担钱只能买一石粮食,东汉的老百姓已经到了无法生存的地步。当然,这些事情也不能全部怪到董老大头上,他的继任者曹老大、刘老大和孙老大一个比一个更狠,曹老大以粮布为币;刘老大铸一枚钱当五百,到了后期诸葛亮被逼无奈,只得学曹老大那样,用布匹当作货币;最狠的还是孙老大,一枚大泉定价五千文,无限制的搜刮民财享乐或充着军费,这是后话不提。

    来自后世的康鹏当然明白这些货币政策会对民间造成多大的损害,可他代入董老大身体的时候,正是虎牢关大战之时,无力兼顾经济上的事情,虎牢关之战结束之后,董卓军既负担着当时经济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