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8章 (第2/2页)
后脑勺,“这四合院里居然住了这么多人?” “这已经不叫四合院了,应该叫大杂院,哪儿还有那么多大户人家啊。”段小北道,“你要看这院子里住了多少户人家,看门口挂了多少电表就行了。” 关淼又探头往里看去,果然墙上密密麻麻挂了十五六个电表,回头表扬段小北:“你很懂啊。” “那当然了,我就是胡同里长大的呀。”段小北不假思索地说。 两人说着又走到了一个敞着门的四合院门口,但抬眼望去不见院内景致,只见一堵雕刻有假山水池的墙壁。 “这叫照壁,真大户人家,是不会让你一眼看到院子的,大门后都会有这样一堵照壁用来保护隐私,风水上是用来挡煞气的。”段小北介绍,“这里面估计是个正经四合院,不是大杂院了。 见关淼在门口看得认真,段小北忍不住逗她:“要不要进去看看?” 果不其然,关淼连连摆摆手:“你都说是正经四合院,那可真是私人住宅了,我可不敢进。” 段小北一副早就猜到的样子,却还是逗她:“不过门不是开着么,也可能是没那么拥挤的大杂院。” “还是不了,我看过一个就行了。”关淼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像怕再被怂恿似的,关淼说完就朝前走去。两人慢悠悠地闲逛,段小北跟在关淼身侧,时不时扮演一下向导的角色,为关淼讲解胡同文化。 “我还挺羡慕你们胡同里长大的孩子的。”看着几个小孩儿嬉笑玩闹着从身边经过,关淼感慨。 “为什么?” “因为感觉你们都会有很多发小,从小一起长大,热热闹闹的特别美好。我以前都不知道这个词儿,我们那儿没这说法。” “发小啊。”段小北喃喃了一句。 “对,我没体验过这种感情,不过看到就很羡慕。”想起姜来和二五六七的样子,关淼忍不住嘴角上扬,“其实我最好的朋友就是北京人,她叫姜来。” “过去将来?” “是姜糖的姜,念起来就跟‘将来’一样,是不是听上去特别有希望?”关淼笑道,“上两周我就是跟她和她的发小们一起吃饭呢。她也是在胡同长大的,在后海那块儿,我去过好几次。虽然院儿里也不只他们一户人家,但没有刚才那大杂院那么拥挤,里面还有个正经的小院子呢,种了石榴和香椿。” “听上去很棒。” “是啊,我可羡慕她了。她有四个发小,感情特别好。姜来说他们的童年就是在胡同里乱窜瞎玩儿,不是在这家,就是在那家,到饭点儿了家长都得挨家挨户找人去。”关淼看向段小北,“你是不是也有很多发小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