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女贵不可言_第592章 实在难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92章 实在难解 (第2/4页)

蚕,但因技术所限,种桑养蚕的人并不多,当地更为盛产的是竹布和棉布。至于锦缎绣品这些,都要远赴中州亦或从西边的沧州贩运,购之甚难,货之亦甚贵。

    购入之后,除了在本国买卖,还要与远道而来的海上诸国进行贸易,往往供不应求。

    而今是不必了。自姜记开了风气之先,南州如今是蚕桑大兴,越来越多的百姓投入丝织生产。

    姜记还慷慨地将优良的种桑和新蚕以及先进的缫车、织机等与当地织户分享,让他们不必经历漫长的更新迭代,直接来了个大跨越。

    万锦园的管事陈缣娘尤其大方,不仅在多地遴选织娘亲自教授技艺,还将多种织品的织谱公之于众……

    正所谓吃水不忘打井人,如此一来,谁人不念姜记的好?

    姜记就这样以极快的速度站稳了脚跟并遐迩闻名。

    初时,有那么几位本土的豪商大贾,见其竟有如此红火之势,心生妒恨,欲联手将这个外来念经的和尚排挤出南州。

    结果一打听,其背后竟是竞都王府……只得收手。

    直到后来才知晓,姜记的家主似与琦瑛妃沾亲带故,姜记总管事良烁的生母更是琦瑛妃之乳母。

    良烁是个八面玲珑、交游广阔的人物,跟谁都能打上交道、说上话。

    而今他母亲仙逝,前来吊祭的人络绎不绝,其中不乏高门显贵。

    停灵整三日,良媪终于入土为安。

    此时距离元日只剩两天了。

    良媪入葬,姜佛桑不可能不来相送,但良府门前车水马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