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五二章 蒙山之阳 (第6/11页)
的落款,想了想,瑶光算得上出淤泥而不染,堪比莲花,就画了一朵洁白的莲花,交待王同生拿去让石匠把莲花雕刻在碑的上端。 王同生走后,刘一民写了的碑文。写完后觉得觉得太枯燥,不满意。想起陈瑶光唱弘一法师歌时的摸样,就觉得自己这个只有两夜情缘的爱人,本性上一定是天真烂漫的,一定是多才多艺的。可惜自己没能好好的认识她,对她了解的太少太少。 越想越觉得自己混蛋,为什么要带她去徐州呢?为什么非要打那一仗呢?为什么就没有想起她没有战斗经验呢?想着想着,泪水止不住地又流了下来,把纸都打湿了。 要是她不跟着自己去徐州,现在她一定是在根据地里和战友们一起工作着。这沂蒙山的春天百花争艳,入眼都是铺天盖地的绿意,她穿着军装,在花丛和绿色中穿梭,那岂不是一个天仙一样的美丽的精灵? 于是刘一民提笔写下了的题目,接着就运笔如飞,从陈瑶光给战士们唱写起,用倒叙的手法,把陈瑶光如何参军,如何与自己交往到情根深种,如何牺牲等,写了个淋漓尽致。最后,刘一民写道:“莲花本来是开在夏秋之际,不但出淤泥而不染,还能给人类贡献美、贡献莲蓬、莲藕,连荷叶都能为人们遮阴挡阳甚至于做食物的包装,可以说是把自己的全部都贡献给了爱生活的人们。我的爱人原本是一个出身知识分子的大学生,为了抗日,依然投身到抗战前线。她短暂的一生,就象莲花一般纯洁、美丽,盛开在这春天的鲁南。我当努力工作,实现她的愿望,早日把侵略者赶出去,让鲁南这血染的春天恢复她美丽清新的娇姿!” 晚上,罗荣桓带着小政和赶到了万寿宫。 见了儿子,刘一民突然觉得后世常说的生命是美好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