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二一章 会师风云(六) (第10/11页)
军的战略转移?第三个问题是前段时间,南京的报刊上公布了蒋委员长对你的百万元悬赏令,又报道说你已被他们击毙。请问你如何评价这件闹剧?” 刘一民看看晶晶,这一细看,才发现这女孩长的真的是很漂亮,高高的个子,聪慧的眼睛,身上一股名校出身的书卷气。看来,自己的这位前辈校友,当年一定是校花。 定定心神,刘一民说到:“首先,感谢晶晶记者率先提问。我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大家知道,在日军侵略我东三省、国内灾荒不断的背景下,蒋介石南京政府不顾外敌入侵和人民痛苦,调集大军,对江西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为了北上抗日大局,维护国家领土完整,避免内战残杀,中央红军主力于1934年10月开始战略转移,历经108天,途径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陕西八个省份,行程1万多里,是名副其实的万里长征。下面我就把战略转移叫做长征。期间,天上是飞机轰炸,地上是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红军既要与敌人战斗,还要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有许多先烈牺牲在长征路上。我可以骄傲地说,世界上再没有一支部队能像我们红军一样,举行这样史无前例的万里长征。” 听了一会儿,刘一民又说:“至于你提的第二个问题,对长征的评价问题。这个问题我没有资格评价,因为我是在广西才参加红军的,是半路加入长征队伍的。应该由我们的**主席、周恩来副主席、朱德总司令代表我们红军勇士来做评价。不过,作为一个参加了长征的战士,我也愿意谈一点体会,那就是: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红军从江西苏区,跋山涉水一路走来,不仅昭示了红军之英勇伟大、不可战胜,昭示了只有**才能救中国,而且向人民群众宣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