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0四海扬帆_第7章 到琼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章 到琼州 (第4/6页)

除了。

    南洋的大米运输船都是些庞然大物,载重吨通常在300—500吨。马打蓝一般用30—50艘船,暹罗用30艘船就能把上万吨大米运到进口国。

    南洋各国粮食播种和收获的季节并不同,比如暹罗是种双季稻,分为雨季稻与旱季稻。雨季稻占了90%的产能,一般在夏天播种,11月收获,晚的要跨年。各地稻谷收割后,通过内河汇集到阿瑜陀耶城,装上海船输往各地。北风季他们会将大米送到巴达维亚或者亚齐,南风季则输往中国等地。

    联邦不仅在暹罗与真腊,也在通过各种渠道采购爪哇等的粮食。

    李君常负责筹措运输船,南洋的戎克船普遍比大陆的船大,联邦运输船普遍为10丈长,排水量450吨以上的福船和广船,有几艘暹罗广船更是长达13丈,排水量逼近800吨。

    考虑到这次会逼近战区,守序要求船主必须可靠。李君常除了调动一部分本国船,其他船只均雇佣自真腊与暹罗两个相对可靠的国家。抽调多数大船后,本国今年北上广东的运输任务将交给中小运输船,来往南洋则要雇佣其他船只了。

    本土舰队今年的主要任务是给这次前所未有的大船队护航。

    正常情况下,本土舰队惯例维持一半军舰在海上执勤,一半在港中维护休整。

    按照守序早前的建议,本土舰队的军官不断在战舰和院校之间轮岗,很少有人长期固定在一艘战舰上服役。舰长们在院校中学习、交流数学、天文导航、气候的高级课程,结束一段课程后便转到之前没有任职过的战舰上执行任务。

    没有新建的巡航舰,轮岗是唯一让人事流动起来的方法。人如果长时间固定在一个岗位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