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0四海扬帆_第7章 到琼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章 到琼州 (第6/6页)

问题,这座天涯海角,汉黎杂处的岛上有着太多的隐户。田亩是不会骗人的,洪武24年耕地面积对应的是30万人口,那现如今的海南岛,人口应在60万人以上。

    即便按照30万人口计算,琼州府也是广东全省第三大府,仅次于广州和潮州,超过了两广总督驻跸地肇庆。

    洪武年,琼州府的田赋正税为9万6000石,嘉靖年间商税为铜钱6万余锭,此外尚有各种杂项、摊派。如果按照三饷加派的程度搜刮,加大对矿山对挖掘力度,增加盐税、酒税,琼州一府收取40-50万钱粮问题不大。这还是没有考虑到蔗糖贸易的收入。

    雷廉琼都是产糖地,三府相加一年可出40—50万担蔗糖,即便按现在的市价每担3.5个里亚尔计算,这也是15万两白银的生意。

    廉州还有珍珠,雷州有鲸油,琼州有椰子、槟榔和棉花,都是刚需物资。

    粤西很富庶,但其中关系盘根错节,各路官人衙内,山寇海盗,疍民黎民都要从中分润。官府能收取的并不多。守序提前出发,他要与曾樱商议,如何才能将这份钱粮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

    总有人说明朝土地兼并严重,国家失去税源。这源自洪武年间耕地的一个记载错误,湖广把20万顷地记成了200万顷。实际上洪武年全国税地不到400万顷,而崇祯杨嗣昌加派练饷的税基是730万顷,接近两倍。明朝多次在全国丈量田亩,效果很明显。比如全国赋税最重的吴江县,阉党知县霍维华清丈了全县的隐田,加了一万多石税,全县士绅却认为他是个好官,多缴税也心甘。因为霍维华把多收的税都留在当地了。人生一场康波的1640四海扬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