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章 高雷之战2 (第3/6页)
广东大部沦陷,但在粤北、粤西山区还潜伏着数万军民。 对高雷战场有直接影响的是粤西北的明军,德庆州、罗定州、信宜一带有罗成基、叶标、施尚义,桂东南岑溪一带有宋国相、韦应登。肇庆府内东西山结寨而居的义军也是一股重要的力量。 守序:“派人去北海,告诉谢元汴。让他从郁林州和陆川抽调千余楚军、赣军,交给熊兆佐、周金汤率领,翻山增援罗成基。再设法从岑溪向山里支援一点枪炮火药。” 钦廉战区正抓紧最后的时间撤退北流、南流二江居民,重布防区,暂时无力派有力部队增援高雷。曾樱多次派人催促山中明军下山反击,也开具了赏格,但这确实有些强人所难。山寨条件艰苦,明军无饷少械,战斗力虚弱。 秋收期间就不同了,明军必须下山搞粮食。因粮于敌能给各地义军提供额外的战斗力补充。 从钦廉战区挤一点资源过去,尽量把敌后的事搞大。既然不能野战,那思路就是全线破袭,把仗打烂掉。 耿继茂大军驻于化州城下,后面的高州府城周围几乎被海南搬空,他的粮饷补充只能依赖大后方。耿藩做这种事向来没什么顾忌,签发了数万民夫在后面转运,一路饿死累死的民夫不绝于道。 从广州至高州的粮运补给道路有两条,分别自梧州、德庆州、肇庆、新会出发。 梧州和德庆州南下的官道在罗定州汇聚,进抵高州府城废墟。 肇庆官道经漠阳江扣的阳江县至高州。水路则是从新会县九龙江口进潭江,在阳春县境内下船,此后与肇庆官道合二为一。 前一条陆路翻山越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