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章 陆军比海军贵 (第1/6页)
沈廷扬提供了一些明军部署信息。 鞑靼人分三路压迫,舟山明军也分三路应对。 沈廷扬的水师与北面鞑靼江南水师对峙。从舟山至吴淞口,无论北上南下,群岛北面的洋山二岛都是必经之地,鞑靼人一旦进驻洋山,就能威胁舟山、岱山、大衢山三岛。 沈廷扬以快船控制洋山附近海面,若江南水师出海,沈部战船将分别从衢山岛和岱山岛出击,与敌决战海上。 周鹤芝、王翊和其他一些明军应对南面台州的马进宝。 张名振全军主力在舟山本岛。明军瞭望哨密切监视定关的鞑靼浙江水师主力。三路敌军以中路最危险的。 台州、吴淞水师距舟山距离较远,明军有充足的准备时间。可从定关至舟山,水程只有十几公里,船队半天就能到。 如果鞑靼水师找个有雾的天气出发,明军只有很短的反应时间。 到目前为止,张名振、阮进做的不错。密布海上岛屿的瞭望哨、烽火台全方位监控了海面。 守序:“鞑靼人什么时候攒出这么强的水师部队了?” 梅登两手一摊,“多数都是倒戈的中国军队,鞑靼人的招抚政策很有效。” 船不是问题,鞑靼人占有大陆,戎克船很便宜,造船不是难事。鞑靼人的问题一直是水兵。 明军在海岛坚持非常辛苦,靠打粮生存维持军纪很难,军队因此内讧不断。鞑靼人适时招抚,开出的军饷比舟山岛好得多,对峙期间不断有明军投降,充实到鞑靼人的水师中。 菲尔霍夫收起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