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章 回浙江 (第1/5页)
广州旧城,知府衙门。 府衙制中为正堂,堂后为知府廨,东为清军同知廨,西为海防同知廨。 兰钦在同知衙内办公,早前那篇建议造外海战舰的题本引起朝廷重视。 北京显然没有财力在陆地大战的同时建造一只夷船舰队,兰钦的题本被束之高阁,但其本人却在丁忧起复后,以通晓海防被调到任务最艰巨的广东任职。兰钦先任潮州海防同知,再任广州海防同知。 正五品府同知在广州城内不算大官,一般同知作为知府佐贰官,实权和地位也不高。但海防同知却是个例外。 自嘉靖年倭寇大侵袭始,海防同知作为推官—同知—兵备道—巡抚—总督这一文臣掌兵系统下重要一环,历掌海防军权,而广州海防同知负责珠江口海防、禁海,核查海贸,兼管澳门,监督广东总兵训练水师,位卑而权重,堪称地方最重要的5品官缺。 鞑靼人继承明代海防同知职官,兰钦实际的上司不是广州知府,而是广东按察副使巡海道,俗称的海道副使。 在新朝,广州海防同知理论上仍然拥有与明朝一般的权力,但由于二藩、两广总督瓜分了澳门生意,澳门这块rou是不可能掺合了,而两广军权被平、靖二藩把持,总督尚且只能管到督标兵,海防同知的监军权真只在理论上存在。 所以与常驻广州府外,在香山管澳门,在南头水寨管水师的明朝同知不同,新朝的广州海防同知失去香山驻地,只能挤在城内,与广州知府合署办公。 这当然不是兰钦愿意看到的局面,也不是派他来广东的北京大佬愿意看到的。 珠江口局面复杂,兰钦到任后先低调巡视珠江和伶仃洋各处海防要隘,其后便没有大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