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章 湄公河上的老铁 (第5/7页)
人们世界公认的贸易自由,那么这究竟是哪个国家的清规戒律呢?” 在苏里亚旺萨即位早期,暹罗允许老挝货物经湄南河出海,那只是一个特殊的例外。只有金边条约签署后,湄公河自由航行得到四方保障,老挝才获得渴求的窗口。 联邦用军事盟约加强了老挝的地位。 蔡元定很清楚,在缅甸、暹罗、老挝、广南阮主、安南郑主五国中,老挝是唯一的内陆国,实力最弱,对国防的信心最不足,他们最大的依靠是崎岖地形和高耸的群山。 联邦当然要支持最弱的国家,老挝现在是联邦铁杆盟友,民间一般俗称老铁。 士兵帮助商队卸下货物,与老挝交换。 老挝铅锭、黄金、虫胶、安息香、鹿皮、麝香装上返航的商船。 士兵将大炮拆卸,最沉重的加农炮管由大象背负,装满成品药的木箱,硝石、枪支、棉布、丝绸等货物装上牛车和骡马。 在中南半岛崎岖山路上,一匹骡马大约可驼60公斤货物,一头公牛可驼60至100公斤。一般大象负重在300公斤上下,最大的公象可驼一门9磅炮的炮管。 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是水牛拉的双轮牛车,平地载重240至360公斤,南洋地区水牛数量很充足,后江府发展这么快的一大原因是可以很便利地获取耕牛,极大解放了人力。 商队这次一共携带52门火炮,6门9磅炮,30门6磅炮,16门5.5寸轻榴弹炮。 没带4磅炮,在既定战场,300多公斤的4磅炮与更重的炮没什么区别,都无法实现快速机动,而对于攻守城战,4磅炮作用明显不如更重的加农炮。 蔡元定与指挥船队的后江官员道别,率军进入茫茫群山。 一道彩虹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