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0四海扬帆_第24章 长子南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章 长子南征 (第5/7页)

外还有些愿意参与的中小势力,如诚意伯刘孔昭等,合起来也能占到十几的比例。

    总的来说,股权比例较为分散,单独任何一家都没有话语权。这就需要一个持中的调节人,这个位置当然非守序莫属了。

    守序的要求是各家要拿出垦殖收益的20%上缴公中。胡椒贸易也必须集中由公中统一进行。

    最后的结果大体上算是公平。小股东们无法与任何一个大股东抗衡,他们有了联合的架势,倒也是正常的结果。有意思的是,这些小股东或明或暗都向守序表示在南洋惟他马首是瞻,倒是让他玩味了一阵。

    沈廷扬拿出远征明将的名单。

    黄斌卿出兵800,带兵将领长子黄世爵;

    王之仁出兵700,带兵将领长子王鸣谦;

    贺君尧出兵400,带兵将领长子贺光禧;

    王朝先出兵400,带兵将领长子王重荣;

    刘孔昭出兵300,带兵将领长子刘永锡;

    沈廷扬出兵1000,带兵将领长子沈元泰,三子沈元恭。

    加上其他小股明军,全军近5000人,因为是拓殖,所以明军都带了家属。一共近16000人,分乘130艘战船浩浩荡荡南下。

    梅尔维尔号和淡水号为明军引航,路上在温州和福建小试了几把身手。

    闽浙交界处的福宁直隶州下辖一州二县,每年赋税折银大约9600两。全口径财政收入大约在4万左右,相当于杭州余杭一县。

    隆武帝在福建刮地皮不算特别狠,郑芝龙奉行不抵抗政策,当地也没遭受太多兵火蹂躏。

    没有了郑藩水师的保护,闽北沿海简直是一片空虚。5000多缺粮少械的明军,金士英的登州兵,杨羹卿的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