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0四海扬帆_第34章 第二只被北风全歼的舰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章 第二只被北风全歼的舰队 (第2/7页)

风航向台湾还是可以做到的。

    关于岱山岛的定位,沈廷扬与守序商议过数次。

    明末大部分内斗都是出于抢钱抢地盘,大家都在抵抗建虏,都要养兵,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现在定海王之仁与舟山黄斌卿之间,就舟山的渔税已经摩擦过好几次了。

    沈廷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但他的经济来源未来将会是台湾发展收益的一部分,立场比较中立,既然没有能力调解海上诸将的矛盾,那至少能在岱山岛给这些明将本人准备一条后路,不至于完全绝望。

    守序对此就一个要求,立场一定要持正。频繁打粮,劣迹斑斑的一个都不要,岱山只能收留军纪好的明军。

    在岱山岛略做休整,守序到了舟山。

    黄斌卿刚从福京回来。

    隆武帝朝廷现在能控制就是福建和广东两个稍微富庶一些的省份,以两省之力,撑起半个中国的军队,这是天方夜谭。隆武帝在福建把税向后预收了三年,这也不够。他开始了发纸币,劝捐和卖官,官帽子批发式的向外发,光大学士就有二十多位,8成的比例都是江浙士绅。

    隆武皇帝获得南方承认,靠的就是这些门生故吏遍天下的高级文官。

    官帽子批发出去了,不过他们从隆武帝那里领到的薪水都是大明宝钞。

    黄斌卿在福建花了一千两银子,买了个舟山总兵的头衔,刚出炉,很是新鲜。

    舟山本就是他的地盘,只是之前在理论上属于定海总兵王之仁管辖。王之仁是鲁监国政权的主要军事支柱,黄斌卿在隆武帝那里买到舟山总兵的头衔,在官位上便可以与王之仁分庭抗礼了。

    黄斌卿的人品在明末诸将中算是很好的那一档,虽然是隆武的臣子,后来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鲁监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