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章 高一功、李来亨 (第4/6页)
,忠贞营痛失主将,可他们的政治包袱却陡然一轻。 高一功是忠贞营投向南明的主导人,为人慨然有雅量,他决心改变李过时期与朝廷貌合神离的局面。 高一功向永历连续上奏,提出很多有益的建议。比如高一功建议朝廷收回财政权,以控制无法无天的军阀。忠贞营愿带头让出南宁府和左右江两道。 奏疏中,高一功说自己起草泽,受国恩,欲自效。朝廷却使其处于南宁内地,兵之所居,岂得无扰。外忘压境之虏,内残所恃之地,并非长久之计。 永历大为感动,派出使者征召他入朝。来使是宦官杨守明。 高一功郊迎十里,步导行礼,态度谦恭,对中使的礼节比南明正统官军还到位。 杨守明打开圣旨,命高一功、党守素带5000兵入卫,增援肇庆前线。 高一功顿首再拜接旨,“臣誓死报国。” 党守素惊了,“高公,我们无力出兵啊。” 出兵得有钱有粮有船,忠贞营一样都没有。去广西土司征马的人尚也未回来,忠贞营有强兵,但他们这会的战斗力十分虚弱。 高一功道:“我当亲去行在求取粮饷,你等留在南、浔间整顿兵马,等我号令。” 军阀都怕脱离部队,如果失去掌握的部队,军阀什么都不是。 对忠贞营来说,南明朝廷行在并不是个安全的地方。高一功没有任何顾虑,他只带亲兵一百,乘船顺流航向行在梧州。 高一功不是军阀。他对南明也许不太看得起,但他对这个国家的忠诚不用怀疑。 从南宁顺流而下,船速很快。高一功比李元胤早两天到梧州。 让所有人大跌眼睛,高一功与李元胤见面后,虽未正式和解,却生出一点惺惺相惜之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