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0四海扬帆_第3章 高雷之战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章 高雷之战1 (第3/5页)



    两大战区分别附属钦州和吴川两个相对独立的小战区。

    目前主战场是高雷战区。

    耿继茂本人驻于化州城下。化州城位于雷州半岛东北,罗江与鉴江交汇的江口,两江汇合后南去,在吴川入海。耿继茂在化州城南建浮桥,两岸筑炮垒,切断鉴江,四面围住化州城。

    随后耿藩分兵包围廉江州、遂溪县、吴川县,几大包围圈周围尚有十余个巡检司城和营堡构成的小包围圈。wap..OrG

    “我们的盟军现在怎么样了?”

    杨羹卿:“曾阁部驻于徐闻督阵,张孝起在海康,谢元汴在廉州,各镇均在抵抗。”

    “化州呢?”

    “金士英在化州打得很好,耿继茂亲自坐镇,强攻数次皆败,只得筑长壕围困。”

    “登州兵”,守序点起烟斗,“是比南兵强不少。”

    去年修筑化州城,当时就考虑到化州拦住东来大道,为水运陆运必经之路,一定是敌军进攻重点。

    守序最后选择了金国凤之子金士英为化州总兵,喻萃庆为化州知州。

    化州一定会被敌军包围,因此守军除金士英本部外,多为挑选的志愿兵。海北道安置了诸多赣军、楚军、桂军,守序给他们划地而守,从各汛地抽兵,合计共3500兵驻守化州。

    南明撤到海边这些军队,作战决心是不缺的,差的是军纪和战技,以及无处不在的内部矛盾,志愿兵算是最低程度解决了内部矛盾。

    “化州的工事能撑住吗?”耿继茂对坚城没别的办法,只能用炮打,挖地道这种把戏是没用的,化州早有应对。

    “城中回报,耿继茂架炮70余门,连日射击,但外围诸堡暂能扛住。”

    围城水泄不通只是一种修辞手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