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章 细细的红线 (第4/6页)
风。 如果去掉鹿角,忽视军服军旗,远远看去与不久前的欧洲军队区别不大。 带有亚洲特色的变种30年战争军阵,指挥鸟铳齐射的乐器也是特色。阵后的军乐队以鸣角与海螺为主,没有战鼓和鸣锣。 战场中央有一些敌军的游骑,另有少数骑兵在鹿角线之后,位于两翼和步兵营阵列之间,更多的骑兵看不见,应当藏在大多面堡之后。 鞑军火炮、鹿角、长枪、鸟枪,整齐排列,处于防御状态,守序看不见他们施展“徐徐而进”的机动,但从防御阵势上看,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明军打不过很正常。 有大小多面堡两处坚固的土木炮垒掩护,鞑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他们在实力上的不足。 一枚敌军炮弹远远飞过战线,在离守序不远的地方落地,激起一片红色的尘土。 守序放下望远镜。 炮弹在草地上缓缓滚动,目测弹重15斤,是一门超重炮。 一个新兵有些好奇,试图用腿停下那枚炮弹,旁边的老兵一把拉住他。尽管是极限射程,尽管炮弹几乎耗尽动能,那颗铁球也足以把人腿碾得粉碎。 这就是火器时代的战争,守序距火线很远,却仍然处于敌军火力威胁下。 朗格曼也放下望远镜,向守序问道:“阁下,鞑靼骑兵主力藏在战线后,一直没有行动,你觉得他们会怎么打?” “你的看法呢?” “阁下,鞑靼人不了解线式步兵,他们也可能直接冲击我们的步兵线列。” “哦,感谢这片平原,鞑靼人无处隐蔽骑兵。如果鞑靼骑兵正面冲击,他们即便全程采用快步奔跑,至少需要5分钟才能跑完1公里。而我们的列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