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0节 (第4/6页)
药方传开, 又有冯直倒戈,江夏王已露颓势。只需稳扎稳打, 待其士气溃散,便能逐渐蚕食殆尽。 崔循却选择了铤而走险,拿自己当诱饵,引得本来收缩回防的江夏王上钩。 最后以自己重伤为代价,换来了这场酣畅淋漓的大捷。 湘州上下喜出望外。要知道早前晏游昏迷, 江夏大军势如破竹攻入湘州时, 不少人连遗言都想好了,又有谁能料到会有如此喜讯? 这几日进入官署人各个眉开眼笑, 唯有提及崔少师的病时, 才会收敛笑意,适时露出唏嘘怅然的神情。 崔循伤得厉害。 那一箭贯穿胸膛,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未曾伤及心脉。 医师小心翼翼取下箭矢,不知用了多少伤药才险伶伶地止了血,但随之而来的便是数日不退的高热,几乎叫人担忧他再也醒不过来。 “百密一疏。”与晏游颇有交情的属官提及此事,同他感慨,“崔少师这样算无遗策的人,也有失手之时……” 晏游却摇头:“不是什么百密一疏。” 在旁人眼中,崔循这是失之急切。但晏游心知肚明,崔循必然知道此举须得承担多大的风险,只是权衡过,甘愿为萧窈冒这个险罢了。 崔循那日说得斩钉截铁,信萧窈能料理建邺事端。可世上本无万无一失之事,他承担不起那个“万一”,所以宁愿自己以身涉险。 纵远隔千山万水,难以企及,也要用这场大捷为萧窈添一笔筹码。 因着崔循与萧窈的亲事,晏游曾对他颇有微词,如今见他为萧窈做到这般地步,一时倒真是无可苛责。只再三吩咐医师,必得将崔少师给救回来。 高热逐渐褪去,崔循终于自昏迷中醒来时,守在榻旁伺候的松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