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竹碎玉_第10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8节 (第5/6页)

门子弟的名姓, 逢年过节,总会叫人送些贴补给他们。而今一听这姓氏, 便知是常去向尧祭酒请教问题的那个,叫做杨鸿光。

    她道了声“好”,感到欣慰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想起了管越溪。

    当初虽未曾与崔循达成共识,但她并没耽搁, 一纸书信将人荐到了晏游那里, 不令他再在学宫蹉跎岁月。

    崔循心知肚明,一力压下陆氏的质疑, 由着他去了。

    前些时日, 湘州递上来那封井井有条陈明灾情的公文,便是出自管越溪之手。

    在一并送来的书信中, 晏游徐徐讲了近况,又谢她遣来管越溪,令自己得以缓了口气,不必再为湘州纷繁芜杂的庶务发愁,能专心整治军中事务;而管越溪并没写太多,半页纸,向她道谢问安。

    至于这场费尽心思琢磨出来的考教,昔日虽不曾如愿,而今沿用下来,能惠及旁的寒门子弟,倒也不算白费。

    琅开堂中,如谢昭、桓维这样的人年轻人已先一步散去。唯余崔翁在内的几位老爷子,与尧祭酒煮茶论道,谈着些玄而又玄的话题。

    萧霁则端坐一旁,垂眼倾听,承受这几位时不时的打量与问询。

    他原以为自己在来之前已经做足了准备,先前应付萧巍,也并不费什么功夫。

    而今才发现并非如此。

    哪怕眼前这几位不曾恶语相向,甚至称得上和颜悦色,可那仿佛因上了年纪而逐渐浑浊的眼看过来时,却令他生出一种无所遁形的感觉。

    萧窈的到来再次将他解救出来。

    “父皇虽在病中,尚未痊愈,却始终记挂着学宫事宜。只是怕我笨嘴拙舌,特地遣了阿霁过来,晚些时候回宫说与他听。”萧窈盈盈笑道,“又说先前阴雨连绵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