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5节 (第4/6页)
州兵马实力、各处地形布防算不上十分了解,远没到如臂所指的地步,故而也没急着动手。 一时间僵持不下。 至于朝中事务,令萧窈格外在意的还是兴风作浪的天师道。 她耗费不少人力物力,又重赏医师,调拨药材,想要遏制这场来得蹊跷的疫病,但收效甚微。 为此,遑论那些本就不对付的,就连东宫属官也有言辞委婉向萧霁进谏的。 在他们看来,如今便该将染病之人拘于义庄隔绝,生死皆是自己的造化,再将兵力人手用在镇压叛贼上。而不是如眼下这般,如填无底洞,明知不可为而为。 前两日甚至还有御史带头上书,暗指她身为女流之辈,越俎代庖,干涉朝政过多。 赵御史字斟句酌,俨然一副为太子殿下考量的赤诚之心,纯臣模样。结果萧霁非但没理会,将奏疏悉数原样打了回去,转头还将学宫考教交给她来接手,以表态度。 谢昭知晓此事,似笑非笑点评:“既这般忠直,从前崔琢玉在时,怎不见他多说一句?” 这话不知怎的传开来。 赵御史为此气得面红耳赤,却又不敢找谢昭对峙,只得忍气吞声。 班漪向来消息灵通,虽自谦“闭目塞听”,但对此亦有所耳闻。执了她的手入学宫,分析道:“这赵琛原是王氏门生,想是怀恨旧事,又或是受了指使,有意与你为难。” 说着,又调侃道:“谢潮生那话虽尖刻了些,倒也没说错。” 若崔循仍在建邺,怕是借他们几个胆子,也不会变着法寻萧窈的不是。 “仿佛他是什么洪水猛兽似的。”萧窈抿唇一笑。她拂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