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4节 (第4/6页)
当一面。只需要他有自知之明, 且听话,能当好崔循的话事人, 又或是提线皮影就足够了。 若换了从前,这封充斥着大量军务安排的信于萧窈而言可能与天书无异,看不了两行就要撂开,昏昏欲睡了。 好在近来常看常问宿卫军事务,虽觉晦涩, 但也能看得进去。 她姿态闲散地倚着崔循, 琢磨了会儿,又不由得生出感慨:“你对这些竟也驾轻就熟。” 无论做什么事, 崔循仿佛都能做得很好, 叫人望尘莫及,只有寒酸艳羡。 崔循指尖绕着缕她的长发, 笑道:“我当年也曾焦头烂额……” 他初接触军务时,还是个未及加冠的少年。 纵年少早慧,看再多的书,明白再多的道理,也都是纸上谈兵。真到上手时,才知道是另一番景象。 彼时崔氏并不似如今这般势大,想做成什么事,总得费尽心思筹划,才能在暗流涌动、面和心不和的士族博弈中获取利益。 当年只为了拉扯起京口军这一桩事,崔循便不知见了多少人,又费了多少口舌。 吃过闭门羹,也遭过自恃年纪阅历的人轻蔑讥讽。 待到后来随军督战,与天师道叛军对峙之时,更是几乎将身家性命悉数压上。 破釜沉舟。 置之死地而后生。 自那以后,他脱颖而出,合族水涨船高。 数不清的不眠夜,堆积如山的公文奏报,还有遍染山河的血色如锋利的锉刀,雕琢出如今的崔循。 崔循不是个喜欢追忆旧事的人,更不会向谁诉苦。 被萧窈摇着手再三追问,这才挑挑拣拣,勉强寻出些还算有趣的旧事讲与她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