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09 (第2/4页)
,陈萍正在纳鞋底。 搁以前,陈萍没这份闲功夫,也没这份手艺,近几年倒是闲得慌,手里找点儿事干干。鞋子是做给她自己还有夏无意穿的,没夏含清他们的份。 夏含清小时候也穿过这种手工制作的鞋,都是村里那些巧手妇人为她做的。那时候,村里妇人们会选个空闲的时间,把旧衣服用糨子一层层粘起来,然后照着“鞋样子”裁剪成形状,再用针线把它们跟鞋底缝到一起。 鞋底有自己预先就用手工一针一线纳出来的千层底,也有花钱买的泡沫底,千层底是先用糨沾好的旧衣服剪出形状,用线缝成鞋垫大小,等准备好一摞大小相同的这种材料,再用锥针扎孔,用粗线把他们缝合成一个鞋底。为了美观,鞋底两面都是白色的布。这种鞋底制作起来很费工夫,但经得住穿,而且透气性好,穿着非常舒适;另一种街上买来的泡沫底价格低廉,松软舒适,但穿一阵子就磨损坏掉。 那时候,孩子们凑在一起,还会比较谁的鞋面布料好,谁的mama手巧,做出来的鞋样式精巧。 不过慢慢长大之后,大人们忙着挣钱,小孩子也赶时髦从店里买各种各样漂亮的鞋,这种手工制作的鞋子反而少了。 “奶奶,要不要含清帮忙啊?” 夏含清很诚心诚意地问。 在她小的时候,看过人家纳鞋底。一层层布堆叠起来的鞋底有一厘米厚,妇人们用锥针穿通,再用普通的针引着线穿过去,用力抻紧继而再用锥针去穿下一个地方,如此重复。也就是干惯了农活的妇人们,才能轻易完成这种看似简单,实则非常消耗力气的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