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_第172章 一园两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2章 一园两制 (第4/5页)

民跟外地游客合谋,违规租借通行证逃票……”仇清的自言自语,真是一听就很有时代特色。遇到问题第一反应就是如何寻找新增行政审批手段来解决——遇到麻烦,就想办法立个规章,多要几种介绍信。恨不得证明“尼玛是尼玛”。顾骜听了,免不了正色劝诫:“仇局长!不是我说你,这个思路就走到死胡同里了。发展经济不是你这么搞的,靠增加介绍信、那是官僚注意作风!要解放思想!”仇清一惊,意识到对方更有能耐,倒也虚心认错:“顾处长是见过大世面的,是我想差了,那,要不咱就学习沪江同行的先进经验?可他们完全不是收门票的模式,黄浦江边一个收费景点都没有,都是吸引外国人来购物创汇的呀。人家有十里洋场的历史基础,咱学不了啊。你总不能让我把西湖边全部放开了免费吧,卖纪念品根本赚不回来的,陈市长非撤了我的职不可。”景区打通免费、从此不收门票,长久来看当然是有利的。不过顾骜也知道,眼下确实不是实施的时机。就跟1980年代搞不了农家乐,一个道理。要根据客观情况,实事求是,并非超前就是好的。前世的顾骜是85后,所以并不知道80年代早期,钱塘是怎么个德行。如今亲自经历了数年,对旅游业基础的恶化是深有体会的。因为西湖是“三面环山一面城”的格局,湖东岸是市区。而闭关锁国时代没有旅游业,所以从涌金门往北、武林门以南,整个后世一公园到六公园、少年宫之间,黑压压一片都是违章建筑。最夸张的甚至还有造纸厂临湖修筑、直接把工业废水往西湖里排。所谓西湖十景的公园,只在湖的南北西三侧,湖东就是杂乱的违建群。所以八年前尼克松来的时候,必须车队直奔花港观鱼和净慈禅寺因为只有转到湖南面,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