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3章 送命课题 (第5/6页)
讽意味。四个有汇报义务的博士生里,只有顾骜是这学期刚来的。(注:帕特里克.罗素和莎拉.桑德伯格理论上都算“博二”年级。但是如前所述,美国顶级大学的研究生,是允许在一年里三个学期中的任何一个报到入学的。所以这两人并不是严格的同时入学,帕特里克已经读了1年零两个学期,莎拉才刚好读了1整年,将来毕业也是滚动毕业。)看起来,顾骜的压力最大。他对此的第一反应,自然是稍微有点懵逼的:“教授到底在想什么?他不是有脏活儿要我干么?这么紧急,居然还抽出一个星期让我先进入研究状态?搞什么鬼?”基辛格这老狐狸不按套路出牌啊。顾骜拿着课件离开教室,一路若有所思地走了几百米,心中才隐约升起一种解释:“莫非,基辛格是想服众和掩人耳目,先堵住大家的嘴?让我证明自己的实力,告诉其他同学和助教,我确实有资格被他邀请来读博?”顾骜越想越觉得有这个可能性。毕竟,基辛格可以确保安排的事情隐秘,但他无法强制其他学生和助教的思维。他门下其他学生,不是小国的王太子,就是大使的儿子,要不就是产业巨头和财团家的公子小姐。顾骜充其量只是一个投机得手的“暴发户”,在开放的加州或许有人高看他一眼。但在信奉旧钱、把所有富一代统统视为“暴发户”的美国东北,是绝对没人拿他当回事儿的。在美国东北,你要受人尊敬,不仅要有钱,更要至少从你爹你爷爷开始就有钱。富超过三代别人才觉得你是上等人。所以,基辛格非常稳,他宁可慢慢等,让顾骜自己表现出折服其他同学的学术素养,然后再不着行迹地安排顾骜一个出差的“学术任务”。如果顾骜证明不了自己,说不定基辛格宁可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到时候就由着买可否冷跟李根瞎折腾好了。他本来就已经离任四年了,又没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