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2章 蓬荜生辉光环 (第2/7页)
惜如今外汇商店里除了空调有德货,其他的只有日货。 这些东西里,最让邻居们觉得“多此一举”、“不划算”的,就要数电饭煲了,甚至比当初的洗衣机都觉得更不划算。 各家的主妇们很不理解:煮米饭这种活儿有什么累的?不就端个版本坐厨房里看看报纸,等高压锅的蒸汽安全阀转、然后拧一下火么? 就为了“定时关火”这种轻松的cao作,多花40块美金买进口货? 而最让人觉得“壕”的设备,毫无疑问是那台西门子的空调了。 如今的德国货都是德国本土工人原装的,那是真滴贵。顾骜入的这一台,不含关税的到岸价就接近800马克了。而国家如今对于进口奢侈电器的惩罚性关税尤其高,外汇商店的最终含税价超过500美元。 更令人发指的是空调的电费。 空调这玩意儿,随着科技进步,效率是越来越高、单位制冷量能耗也会下降。所以80年代初的空调耗电特别厉害,开起来压缩机基本上没机会停。 夏天开个通宵10度电,那就是2块钱,够普通小市民家庭三天的伙食费了,简直就是全寿命周期持续放血,机器质量越好越亏钱。 (电网虽然黑,但也要承认电费是这些年来基本上没涨过的,90年代末电费比201x年还贵。80年代虽然比90略低,但那是建立在保守建设、经常按计划拉闸的基础上的。) 直到80年代中期,空调作为高官的私宅福利安排,不是没有道理的。 也就是说在钱塘这一亩三分地上,如今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