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章 商誉溢价 (第2/6页)
而曰本酸素株式会社如果买下中国人的授权,就可以刷一刷在美国能源部那边的存在感了。对于公司提振形象、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都是很有帮助的。 这一点,中方同样心知肚明。既然自己拿不到后续的美国单子,不如卖点授权回点本也好。反正这项技术的寿命也没几年,法国人很快就会绕过去。 所以顾骜出国之前,包处长给他定的授权费谈判底限是:至少每套设备收取10万美元,也就是“中国人自己造设备卖的总利润的50%”。 如果能更多,自然是更好。 但即使是最乐观的情况,包处长也没觉得可能超过15万美元。 因此谈判的初始指导要价,他就定了15万美元。这个数字也是经过外事局和厂方领导的备案认可的。(也就是希望顾骜在具体谈判时,一开始要价15万,让曰本人慢慢还价,最后不得还到低于10万) 所有人都觉得,曰本人不可能是来做国际注意战士、白白给咱做贡献的,一套设备总共也就赚20万美元,给了咱15万了,曰本人就只赚5万,几乎等于打白工,怎么可能再低呢? 顾骜和三井寿司的谈判,也就在这个基础上,展开了。 只不过,顾骜的胃口可比包处长大,他不会直接按15万开的。 …… 顾骜来到东京后的第二天,一个上午的唇枪舌剑后,三井寿司基本上确认了对面这个年轻人的谈判实力。 也知道了此前的调查,所言不虚:那小子是华夏外交学院的顶级资优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