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感言800 人类不是复读机 (第4/6页)
盖茨也会害怕贴身借鑒贴得太紧,对方就放弃创新了,那他岂不是杀鸡取卵没得抄了。 盗板和剽窃,都是不能竭泽而渔的,尤其是当剽窃的一方是一家垄断者独大的时候,没人跟你抢,就愈发可以讲究一点吃相和体面。 如果有人抢,那就是另外一个戏码了——比如后世顾骜听矮大紧的晓说时候,就听过一个关于国内互联网早期,音乐人的困境。 在盗板碟时代,盗板商好歹盗录、制作、打碟,加起来还要一两个月周期,所以正版货刚出来的时候,还能独家抢卖一个半月,靠着这点时间差过日子。 而互联网刚来的时候,音乐商立刻集体死亡,国内少数的唱片公司几乎都倒了,因为互联网抄得太贴身了,今天有正版发售,当天就有盗的资源能下载了。 矮大紧拉了一帮兄弟、找了些话事人北上津门跟盗狗总扛把子谈判,好说歹说用“我们真的都饿死了的话,将来你们就没得盗了”这个借口,说服对方“让你们正版独家先卖10天,10天期满咱再盗”。 可是有用么?没用,因为答应他的那位津门盗界扛把子马上就遭遇了小弟反水。 盗资源这东西门槛太低,立刻有一个小弟拉起一彪人马自立门户开搞,还养起了一个新的盗站。 所以道理都是相通的:做盗的人如果门槛高,他就能盗得优雅一点,放水养鱼。如果盗的门槛太低,那就越惨烈,最后谁都不创新。 微软目前做的事情,可以算是“盗的门槛很高”,比尔.盖茨自己不出支援笔记型电脑的windows作业系统,别人一两年内也做不出来,没人会损害盖茨“借鑒者中的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