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3章 从评论到露脸 (第4/6页)
你的观点,不是你这个人!有了露脸的新闻报道,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你现在出去公干,不报名字之前,有人认得你么?” 做到让别人熟悉你的名字,和同时熟悉这张脸,档次是不一样的。多少高官官员,名字或许知道,脸放到电视上不一定有人认得出来,还得靠桌子上放的名牌。 顾骜:“可十六分之一版的照片有多大?别人会记得咱的脸么?” 秦辉气极反笑:“你小子啊……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了,这可是最高报纸,十六分之一版给咱一起露脸就不错了。你当你加加林啊,想上整版的大头照!” 加加林顾骜当然知道,那是全人类第一个上太空并活着回来的宇航员,当时是“证明社会注意制度相对于资本注意制度优越性”的典型,苏联人几乎动用了全部的宣传机器。因此他有资格在《真理报》头版上花一整版放挂满勋章的半身像。 此后20年,东方国家的“典型”们,谈到自己的典型程度、够资格配多大的照片时,都喜欢拿加加林作为参照物。 顾骜等人现在当然是连十六分之一个加加林都算不上——他们不但照片尺寸小,还不是头版,还要那么多人分享。 还要继续努力啊。 随着一行人逛到会场门口,新华社的徐师傅教导了一番站位角度、光线之类的细节,随着咔擦咔擦几声,终于完事儿。 照片上一共有5个人露脸了,除了局长和包处长之外,就是陈思聪、秦辉和顾骜。对于那些官员来说,是不缺这个机会的,但对三名企业人员,这都算是福缘际遇了,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