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9章 《外交评论》创刊号 (第3/6页)
这事儿闹得非常大,所以后世稍微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顾骜也不例外。 只不过眼下他不能说罢了,体现在文字上的只能是各种分析和推测、并且从结果逆向追溯找原因论据。 领导们听完前因后果,再无疑问,便拍板了。 “……原来如此,那就允许他们结题吧。可以把相关成果直接发到你们学校的学术月报上,注意措辞,尽量用分析的口吻,不要就任何未发生的事实下论断。” 至于顾骜等两人的正式毕业,也被安排在了11月份、关于巴桶的秘密课题也结题答辩完之后(当然要确保美国大选没有出乎意料)。 到时候有关部门自然会接收两名应届的毕业人才。 这都是细节了,不需要主任级别的大人物亲自关心。 19八0年10月,《外交评论》的创刊号,很快被白纸黑字刊发了出来,印付各大开设了国际关系专业的高校,作为学术指导资料,顾骜他们课题组的文章,被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这本书又称“外交学院学报”,是外交部主管、外交学院主办的国际政治z文学术期刊、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的会刊(该协会的主管单位也是外交部)。 在原本时空的19八0年,这本刊物当然应该还未创刊呢。但既然外交学院因为顾骜的蝴蝶效应提前两年正式挂牌复校,这种院刊自然也要相应提前—— 因为《外交评论》本来就是等着外交学院的第一批大四学生要写论文了,才创刊的。按刘校长原先的规划,还想着明年1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