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_第43章 一颗样板工程的石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章 一颗样板工程的石头 (第4/6页)

报到外事局,然后外事局开始暗访海外引进可能”这样的工作流程上。

    这就相当于后世那些高科技公司,市场部有什么需求,却无法快速传达到研发部。研发部有什么难题需要外协资源,供应链管理部又不主动了解、兜底沟通。

    顾骜在一机部的外事局实习,也有半年多了。他的日常工作中,也处理过一两桩这种需求,至于看包处长和别的领导、前辈处理,就更多了。

    以他后世在阿狸观察到的那种“快速响应市场与外协需求”工作模式,顾骜知道外事局目前这样一事一办效率肯定是很低下的。但他人微言轻,不可能有资格提出什么“制度建设”上的谏言。

    这种务虚的事儿,只有大领导才有资格做。

    但今天的谈话,却让他发现了一个契机:或许可以自己先做个样板案例出来,摸出一块石头,然后让领导发现,由领导总结定性,形成方法,再向全部门甚至兄弟单位的外事局推广……

    所以说,斯坦迪康本身并不是关键,反舰导弹制导用的精密陀螺仪也不是。

    甚至“加速鹰击5反舰导弹的研发进程”,都不算最大的功劳。

    关键是总结出一套“快速补足我们与苏联可抄袭技术差距”的工作方法和流程。

    这里面的功劳就大了,又是一个样板典型。

    “听说好莱坞最贵的斯坦迪康也就十几万美元……可要是我运作一下,利用港资电影版权代理公司的壳子,再借一层皮来,装成邵一夫老先生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