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14 (第3/4页)
。 不得不说汴梁的百姓见微知著的本事强大了。 扈三娘准备对西夏用兵,也是上一年就提到议事日程做过讨论的事情。扈三娘与林冲还有李纲、公孙胜、蒋进一起讨论了很多次, 只是考虑到西面和北面一起用兵,会增加朝廷负荷、会影响北征的力量,才暂时延搁下来。 征讨西夏、甚至将西夏所在之地收归到大宋的麾下,赵家的祖孙也是积极努力过的。在这努力的过程中,大宋利用西夏人口少、粮食要依靠大宋、补给不足的特点,采取蚕食政策,也进行了百多年的努力。 但因为辽国势大,宋辽的拉锯战反反复复。西夏就在宋辽的夹缝里,先向宋称臣,而后又投向辽国称臣,谋得了三足鼎立之势。 历史上北宋就一直压着西夏打,要不是金国的东路军突然攻破了燕山府、直达汴梁的造成历史上有名的“靖康国难”,怕是西夏凭着黄河,贺兰山,六盘山,祁连山,焉支山等天险的顽强抵抗,也挽救不了其在几年之内被灭国的趋势。 现在金国皇族被北征的禁军剿杀殆尽后,金国在名义上已经覆灭,战败后四散逃命的女真人,已经没有人能组织起有效、有力的抵抗禁军的军事行动。要不是扈三娘给秦明的指示是屠尽女真和在辽国边境残存的蒙古部落,北征大军都可以班师回朝了。 可扈三娘派了三十万大军在外,军队对畜力的需要、军卒对rou食的需要都增加了很多,而西夏居然这时候在榷场减少了牛羊和马匹的买卖数量。 这是明白着要拖慢了禁军灭金的速度,给大元禁军设置障碍呢。扈三娘派了户部负责榷场的官员去磋商,却没得到满意的结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