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繁花_分卷阅读123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38 (第2/4页)

、韩爌、叶向高,还有工部的等几位,其他人基本都处于懵懂中。

    几百万人口迁徙,这可不是什么小事儿。

    朱由校给群臣以足够的考虑时间后,带头表示了自己对迁徙计划的认同。工部尚书王永光表明对户部移民计划的支持。

    叶向高等不到方从哲说话,就跟在王永光之后发言。

    “黄河每年都要决堤,朝廷年年都要花费银子在河工上,单是在下游筑坝并不能将黄河水束缚住。就像鲧治水,哪里的堤坝危险了,就加高就堵哪里可不成。大禹的疏导治水法有用,但考虑黄河本身携带了大量的泥沙,会逼得我们把堤坝越筑越高,其后果是有朝一日会出现一条地上河。

    本朝潘时良找出了黄河不断决口的原因,那就是泥沙壅堵了河床,他提出的筑堤堵决、淤滩固堤和蓄清刷浑的根本是要束水冲沙,有效地减少黄河河床泥沙的堆积,但这也是被动的应对黄河泥沙的方法。

    我们应该主动地去减少黄河从中上游携带下来的泥沙。

    所以我赞成户部的移民计划。减少黄河中上游两岸依靠黄河灌溉农田生存的人口总数,甚至让黄河主河道的百里内都是能固定水土的森林,才能够彻底减少黄河水携带的泥沙。

    还有我建议把甘肃、宁夏、陕西利用黄河水灌溉农田的一些县,做为先期迁移的首选。一边堵中上游的分流,一边在中上游植树。”

    有关这么大规模迁徙百姓的事情是非常重大的事情。尤其是从秦汉时起,土默川(河套平原)就有开渠引水耕种的传统,后来虽然朝代更迭,一度变成了畜牧之地,但是引流过去的黄河水滋养着土默川的树木草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