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09 (第2/4页)
仔细看了一遍。 等他看完了,皱眉沉吟没有发话。 黄克缵的想法很好, 但是这提案的实施可能性还有待商榷。真要这么划下了一条线, 可能会逼的一些清廉的官员, 哦,不说清廉,就是那些靠中举后的隐田“贡献”过活的、当官后也没做着什么“发财”差事的官员, 很可能会走投无路。 这些官员不说有什么大的能力,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劣迹。而且能中进士的,哪一个都是寒窗苦读二十年以上、学富五车的人才。单因为现在的官员薪水微薄,还不起“助学贷款”,就把他们逼得辞职、坐牢、流放,好像太可惜了一点儿。 在他垂头思考的这会儿功夫,离乾清宫比较近的六科都给事中都来到了。然后是内阁的三位阁老,户部尚书,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工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最后是两位国公。 朱由校让周嘉漠先介绍了基本的情况,然后让刘时敏把黄克缵的处理意见,读给所有人听。 最后他说道:“太仓税赋连年减少,九边军饷拖欠,内廷派宦官征收榷税等等,这是朝廷目前面临问题。这都是表象,归根到底是现在与洪武年间和永乐年间制定的法度,已经相去二百余年。这写些年大明人口数量、士子总人数、宗室总人口变化不太适合用昔日的法度了。所以朕认为应该重新理顺一下大明的朝廷、内宫、官员和缙绅的人员与财富分配。” “首先是皇宫的裁员,以降低内廷的支出。太/祖洪武年间内宫的人数不过百人,不管现在内宫有多少宦官,朕计划在年前就把内廷的宦官压缩在一千人之内,宫女子的人数也不超过千人。南京、中都、东厂和各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