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49 (第3/4页)
在沙盘上复盘,指出杜松虽有冒进之嫌,但其在得知建奴在凭为赫图阿拉城咽喉要塞界凡修筑防御的时候进军,是非常正确的选择。杜松兵败的根本原因是建奴对其军事行动了如指掌,早做了应对之策。 杜文焕承继了其父的谋,不肖其叔父的刚愎勇武。其子杜弘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把遗传自己亲父祖的“谋”更是发挥到了极致,而把勇武则更多地掩藏起来。不熟悉这父子俩的人,会以为杜弘域是个口花花的纨绔子弟。真正了解他的人才知道,什么是天赋了得、文武全才。西宁侯是意外捡到宝了。 杜弘域听了父亲转述的天子旨意,略沉思就说:“父亲,赵参将赵率教此人可用。” 赵率教是万历十九年(1591)的武进士,任职甘州都司。其高祖父赵升是靖虏卫的指挥佥事。他从戎之后因功颇得重用,历任游击、靖虏卫参将、延绥参将,被弹劾而罢官。他算得上杜弘域的半个老师了。 杜文焕见儿子提起赵率教,便对西宁侯说:“赵参将是武进士出身,其父祖先辈就是军户,祖上出过指挥佥事的。为人最是仗义、厚道,作战勇猛,也有谋略,是适合随扈天子的将领。” 西宁侯也听说过赵率教这人,他见杜家父子都有意提携其,便笑着说:“你们两父子认为哪个可以就赶紧去招呼了。圣驾明儿最迟申时初也该到了的。” 杜弘域立即站起来对西宁侯施礼,“叔父宽坐,小侄去请赵参将过来一起用晚餐。” 赵率教也住在榆林府,对于杜弘域这个只差拜进门墙的弟子,平日用心指点不说还非常欣赏。听得天子驾临有起复旧日官员的可能,自己能够被杜家父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