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17 (第3/4页)
书的。朱由校数数周嘉谟要增补的侍郎人选,发现兵部算是有两位侍郎,但熊廷弼挂着侍郎职衔在辽东做经略,实际还是一位侍郎。其它各部也只有一位侍郎。而户部是最惨的,连一个都没有。 “那汪应蛟的年龄该是七十岁了,是?” 周嘉谟点点头。 “老臣就是因为他的年龄而犹豫。” “南京六部要并过来,你吏部发去公文了吗?” “回陛下,已经发文去南京吏部,让他们全部迁过来了,年底前抵达京师。” “如果他身体可以,就做户部做侍郎。一应薪俸、待遇等比照户部尚书低半级。然后把另一位侍郎就要调配个年轻一些的。就是郎中也最好调配年富力强、有一定经验的,未来两年户部的事务会比较繁重。” 周嘉谟点点头。 “老臣将杨涟派去户部做郎中了。” 朱由校皱眉,“朕记得他是兵部给事中。” 周嘉谟笑笑,“杨文儒是兵科给事中。他很尽职尽责,对兵部的各项事务盯的很紧。” “不是擅越职权?” 周嘉谟摇头,“各科给事中本就有督促本部事务的责任,需对各部奉诏应做之事逐项登记,五日做一次核销。凡没有完成者,各科都给事中须报陛下、行弹劾之责。” 大明的六科给了朱由校一个新认识。这好像是收作业的课代表啊。要是用好了听不错的,但是他们还有对上“封驳”圣旨的职能。 朱由校有点牙疼,六科现在只与自己作对,不管“收作业”,这可不大好。 周嘉谟看着少年天子沉吟不语,知道是自己的话带给他信息量挺大的。要是六科肯好好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